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2018-08-22 |
麦道卫
青少年
×
 “你要早听我的话,还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你自己闯的祸自己收拾。” “这会儿想到要哭啦?” “事已至此,哭能解决什么问题?” 你有没有觉得这些话似曾相识,耳熟能详?试问,当你小时候听到长辈们这样“谆谆教导”时,内心感到的是对你有帮助,还是反而使你更加抵触?显然,答案是后者。然而,在我们自己已为人父母时,同样的循环又开始了。 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把小时候听到的这些话再次重复说给孩子听。可是我们明知道,这样做非但起不到任何积极的效果,反而会导致我们和孩子之间形成对立的情绪,使孩子的心门不再向我们敞开。 那么问题是,我们究竟该如何让孩子体会到:我们爱的不是他们的行为,而是他们本人?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很多关系存在危机的端倪大多以这么一句话开始——你根本就不理解我!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这句话几乎成了他们的标准答案。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说的话不是命令式的说教,就是挑剔评判。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 **一旦孩子没有感到你认同了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心里就开始设防,不再愿意和你多说什么了,以免言多必失,再遭至更多的数落。** 不要抱怨如今的孩子令人难懂,无法沟通,其实真正的沟通始于认真的倾听。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倾听是表示“我接纳你”的最佳途径之一。当我们听到别人挑剔我们所说的话,我们便会关闭自己。 **但当有人对我们的好与坏、喜与忧、成与败都以深切的关怀来倾听,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人就是接纳我们的人。当父母用心来聆听孩子的时候,就等于告诉孩子——我已经接纳了你。**  ####请你站在我的鞋子里 英语中有句谚语——如果你站在我的鞋子里……意思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父母不但要用心听,而且还要“站在孩子的鞋子里”去听,更要不加任何评判地去听。这才是“认同”。认同的意思就是“证实、肯定”。 当我们认同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其实就等于是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奠定了安定和信赖的基础。**不管孩子是兴奋欢喜还是灰心失望,认同孩子的感受等于是在告诉他:“你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我尊重你的感受。”** 当孩子撒泼打滚、耍赖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就会跳起来对他们说:“不许胡闹!再胡闹我就揍你!”在孩子高兴得忘乎所以地又蹦又叫又跑时,我们也可能全然不顾他们的喜乐,斥责他们不许吵闹。**可一旦我们认同了孩子的感受,其实就等于承认孩子是人,他们有资格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被理解的需要。** 你可能会反对我说:“你怎么能让孩子如此肆无忌惮?这怎么得了?肯定会有人受影响的。”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说的是要“认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允许孩子随心所欲地发泄。这两点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键不是情感本身,纯粹的情感无所谓对错。**关键是一个人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是有对错的。** 西方有句老话:“生气却不要犯罪。”这里没有说生气就是犯罪,而是说生气可以,但是不要用负面的方式来表达怒气。对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完全可以认同孩子的感受,但与此同时,父母也有责任纠正孩子错误的表达方式。**  ####快快地听,慢慢地说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认同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感到有人理解他们?当孩子处在情感的波峰低谷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在情感上与孩子亲密连接?其实秘诀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说白了就是,别人开心的时候,你与他们一同开心;当别人忧伤的时候,去分担他们的忧伤。 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你面对的很可能是孩子的“不乖”,也可能忍不住先要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要抵挡这种诱惑的确是一种熬炼。 如果我的孩子太兴奋了,对我的劝告充耳不闻时,我就得和他们一起先“疯”一下。如果我的孩子对别的孩子不理她而闷闷不乐时,我就一定要和她一起先“难过”一下。 如果孩子为了别的孩子给她起绰号而伤心时,我就得要告诉她“他们取笑你的确不像话,你一定受到了伤害。我也很伤心。”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感到他们是真正受到尊重的人,有人理解他们。这将增强我们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亲密连接。 每当我们用心倾听孩子,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时,其实就等于是让孩子知道:“我对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感兴趣,我想知道你对这些事的感受。”经常要把孩子搂在怀里问问:“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啊?过得怎么样啊?”然后认认真真、饶有兴趣地听他们讲。  父母们,你或许会发现与孩子们促膝谈心,聊聊他们的想法、感受、梦想的最佳时刻是吃完饭的时间。孩子通常在吃东西的时候更容易敞开。假如你能令他们随便聊聊平时的日常活动,他们的感受很可能就会不经意地冒出来。然后,就需要你专注地聆听、关切地回应了。不过切记:听的时候,不要妄加评论。 有一次,我的妻子多蒂去参加一个培训。培训举行到一半时,老师要求学员两人一组,讨论内心的挣扎。和多蒂一组的那位女士向多蒂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多蒂只是专注地倾听,边听边表示关切。 讨论结束后,那位女士说:“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你今天帮了我大忙了。我对我的问题看得更透彻了。谢谢你!现在我比较有把握了。”其实,多蒂什么也没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静静地听。怀着感同身受的心专注地倾听你的孩子,这将帮助孩子感受到有人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中的效果一定会令你称奇。 另一个“认同”的关键就是对孩子的感受给与及时的回应。当孩子情绪高昂时,我们一定要以喜乐来回应他们;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们也一定要与他们哀伤。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暑期综合症
0评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0评论
管教的力量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是罚出来的!
0评论
“妈,你就不能多挣点钱吗?”母亲听后熬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
0评论
宝宝“牙尖嘴利、口出狂言” 5招轻松收服
0评论
如何教会孩子独自洗澡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