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管教的力量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是罚出来的!
2018-07-19 |
李月亮
健康
×
最近,又有一则熊孩子在电梯间撒尿的视频传遍了网络。  西安某小区某单元的电梯里总是有一股尿骚味,物业管理调电梯监控才发现是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趁电梯没人,经常里面撒尿。 令人气愤的是物业管理人员将视频发到业主群后,迟迟没有父母来认领。 一天后,一位女士加入了物业区,发来了一段话,和一封检讨书,立即获得了业主的原谅和点赞。 不错,这位女士就是孩子妈妈,她刚从朋友那里得知自家孩子在电梯里撒尿的引起公愤的事情。 她在道歉信中说:  孩子也写了检讨书,并承若决定打扫一个月电梯作为补偿:  事后,这孩子果真每天都去打扫电梯卫生:  和以往“熊”家长死不承认、“花式护犊子”的行为不同,这位家长既大方承认了自己教育的失责,合理的教育方式值得点赞。 也有人质疑说让孩子在众目睽睽下去打扫电梯,未免太伤孩子自尊了。 实际上,打扫电梯是妈妈和孩子沟通之后,共同做的决定,自己弄脏的电梯,理应自己去清理。 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的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是“罚”出来的。 小孩子就是一颗小树苗,不帮他修剪枝叶任其发展,很容易长成“歪脖子树”,而惩罚则是修剪枝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02 人民网发表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文中,重点阐述了很多不懂得管教孩子的父母。  今年二月,重庆某小区就发生了一起类似的熊孩子电梯撒尿事件。 男孩进入电梯后,对着电梯按键撒尿,导致电梯线路短路,电梯门打不开。男孩随后吓得赶紧按电梯的按键,但按键灯开始乱闪,电梯灯也都灭了。 从视频里可以看出男孩被困在电梯里被吓坏了,幸好最后被物业救出来了。但被救出后孩子却不承认自己干的坏事。 更气愤的是,孩子父母竟然辩称自己孩子尿不到这么高。  护犊子的家长千篇一律,会惩罚孩子的父母万里挑一。熊孩子背后,往往站着的就是熊家长。 03 为什么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会不愿意管教?不愿意给以适当的惩罚,让孩子长记性? 一方面是舍不得管教孩子。有不少父母,孩子犯错后,严厉批评了孩子两句,事后都自责不已。 但是,养不教,父之过。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是非对错全靠父母和社会引导孩子一笔一划的写上去。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极好面子,承认孩子犯错了,就等于承认自己管教失败,既拉不下面子跟人道歉,又不愿意付出经济赔偿。 但是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如果孩子犯错后,家长第一反应是遮掩、推脱、逃避,唯恐丢面子,唯恐承担责任,只会令人更加瞧不起。 而他们的孩子既学不会改正这次的错误,也学不会直面以后的错误,他们只会像父母一样,逃避错误,不反思、不改正。 别人犯错,吃一堑长一智。他们犯错,一步错步步错。 那个承认教育失责,要求孩子打扫电梯的妈妈,她的孩子以后几乎不会再犯此类错误。 但那个不承认自己在电梯里拉尿的孩子,或许下次换个电梯又会再拉。这次没酿成大错,下次就不一定。 去年浙江义乌就发生了一起6岁男孩对着电梯拉尿后坠落电梯井的事件,差点丢了一条性命。  4年前江苏发生了一起“熊孩子高空抛物砸死路过准新娘”的事件,最后赔偿了70多万。  你不舍得管教孩子,这个社会和现实会替你狠狠的教训孩子。 孩子犯错后,你不承认,也不让孩子承认,这个社会会慢慢让你的孩子明白错在哪,并让孩子为此付出代价。 04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孩子犯了错就要有相应的惩罚,但是惩罚是一种高难度动作,惩罚对了是爱孩子,惩罚错了是伤害孩子。 在《魔法岁月》一书里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玛尔女士指出:“惩罚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纠正行为,但“不应该是教育者对孩子的报复或反击。” 所以打骂威胁等惩罚手段,只是发泄父母情绪,让孩子徒添恐惧和怨恨。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惩罚而不去做某件事,这种惩罚基本无效。 真正科学有效的惩罚手段,有以下几种: 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由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具体做法是:当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自作自受,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记得我小时候有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初一开学前,父亲送我一个闹钟和一块手表,让我自己安排作息时间,并说明不守时的后果。之后父母不再管我上学要几点起床,是不是来得及吃早餐的问题。 刚开始几天我都迟到,早餐更加没时间吃,上课肚子饿得咕咕叫,也要等到午饭时间;迟到被班长记到黑板上;有时还会被罚站在教室后面听课。 很快的,我学会了如何安排好作息时间和早餐,从上课不迟到,到预留出吃早餐的时间,最后懂得把从家里到学校路上可能发生意外的时间也算进去,比如自行车可能会坏,下雨天走得慢等等。 非常感恩父亲让我在学生时代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以至于今天的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自律又守时。 这就是自然后果法的魔力。 实施这个惩罚方法的最关键点是父母能否决心放手让孩子去承担后果。 比如孩子爱调皮捣蛋,动不动就弄坏别人的东西,那就不要帮孩子赔偿,让他自己想办法挣钱去赔,之后就不会再捣乱了。 比如孩子爱丢三落四,那就下次不给孩子送书送作业本,让他被老师批评一次,之后就会自己好好收拾书包了。 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不是在说教中长大。家长退一步,孩子才能进一步。 隔离反思法 《爸爸去哪儿》嘉宾夏立克为了教育女儿夏天,他常用的方法就是隔离反思,每当夏天犯错了,他就会让夏天到一个角落里去罚站。  夏立克在让夏天罚站,并和她沟通为何她错了 夏立克在《一生陪你做公主》一书中说,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里他让夏天罚站后,很多网友在微博上劝他不要太严格。 夏立克解释说:“孩子错了就要让她知错并改正,让孩子罚站不是体罚,而是让孩子在一个角落里好好反思自己错在哪里。”而这个方法也很有效,一般让夏天罚站后,她就不会再犯。 也正因为夏立克的严格管教,我们才可以在节目里看到吃苦耐闹、尊重长辈、爱护同伴的没有“公主病”的公主——夏天。 夏天只有6岁,如果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个书面的反思,比如写检讨书。 契约执行法 这个方法一般是针对幼小年龄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外面玩喜欢打闹乱跑,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下次他去外面玩还这样,就立马回家。实施过一两次后,孩子就不会再犯错了。 当然无论用哪种惩罚方式,首先要尊重孩子。 当孩子犯错后,先了解犯错原因,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实施惩罚。小错口头教育就好,大错必须严惩。偶然犯错可以先以教育为先,屡教不改必须给以惩戒。如果动辄严惩,恐怕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要了解孩子,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经过惩罚才会明事理。 教无定法,得法就行。育人也一样,千人千面,有的孩子懂礼,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有的孩子顽劣,必须实施“惩罚”,给以教训。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暑期综合症
0评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0评论
管教的力量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是罚出来的!
0评论
“妈,你就不能多挣点钱吗?”母亲听后熬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
0评论
宝宝“牙尖嘴利、口出狂言” 5招轻松收服
0评论
如何教会孩子独自洗澡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