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蔓越莓:不神奇的神奇小浆果
2018-09-07 |
谣言过滤器
健康
×
近些年,一种来自美洲的小浆果火了起来,健康网站、保健食品专柜和食谱中都开始出现它的身影,它就是蔓越莓(Cranberry)。很多商家宣称,蔓越莓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超级食物”,有呵护心血管、降血糖、预防癌症等功效,还能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感染,它真的如此神奇吗? 在蔓越莓的“健康传说”中,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相关的保健产品也应运而生。然而,这种小浆果对泌尿系健康的作用,其实并不值得期待。  ####蔓越莓有什么“神奇成分”吗? 作为一种水果,人们首先会想到的营养素一般是维生素C。很多相关宣传也声称,蔓越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而事实上,蔓越莓中维生素C 的含量大约是13.3 mg/100 g[1],这个量在水果中实在是不突出,还不如我们熟悉的橘子、红枣、菠萝、荔枝、芒果、木瓜多[2]。后来,也有研究发现蔓越莓中的果糖可能具有抑制一些大肠杆菌在尿路吸附的作用[3],但这只是初步的研究结果,而且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含有果糖,这也实在不能算是蔓越莓的特色。 而蔓越莓中被研究得最多的物质则是后来发现的原花色素(PACs,Proanthocyanidins),它的结构和花青素非常相似,也像花青素一样具有“抗氧化”的性质。蔓越莓确实含有不少原花色素,不过它在紫薯、葡萄、蓝莓、甘蓝等蔬果中含量也很丰富。 新鲜蔓越莓和蔓越莓果干。  围绕着原花色素,科学家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这其中,确实有些研究发现了它的一些“功效”,但也有不少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罗格斯大学的艾米·豪威尔(Amy Howell)在1988年时从蔓越莓中分离出了原花色素,并发现它有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随后她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蔓越莓与泌尿系感染的研究。 然而,在20多年后的2012年,她结合自己和同行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却发现,蔓越莓产品对于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4]。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苏格兰公共卫生研究与政策合作中心(SCPHRP)进行的另一项汇总分析当中。 他们从2004年开始对蔓越莓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在一开始的分析中,研究数据似乎倾向于蔓越莓汁“有效”的一面,但随着后续研究的增加,人们发现研究结果并不统一,综合来看,蔓越莓对泌尿系感染的作用依然是证据不足的[4]。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蔓越莓预防泌尿系感染的证据还不充分,而如果已经发生了感染,更是不能依靠它来治疗。除此之外,蔓越莓的其他“健康功效”,如降血糖、抗癌等,也都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支持。 ####权威机构怎么说? 由于有利可图,很多企业都希望打着“改善泌尿系统健康”的旗号来推销蔓越莓产品。而权威机构对这种宣传并不认可。 在欧美国家,任何一款食品如果想要宣称某种健康功能,就必须先向当地的食品安全部门提交“健康声称”的申请。在欧洲,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蔓越莓生产商欧氏丝柏(Ocean Spray)曾向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提交过“蔓越莓能帮助缓解泌尿系统感染”的健康声称申请。 但是,欧洲食品安全局审查后认为证据不足,并没有予以批准[5]。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健康声称中,也同样找不到蔓越莓的身影。 在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生活方式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专业机构也只给出了“多喝水”的建议,而没有推荐人们专门去喝蔓越莓汁。  ####健康饮食,蔓越莓不必刻意追逐 作为一种水果,蔓越莓确实含有一些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成分原花色素,但这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刻意地追求它。 正如上文所说,蔓越莓的“健康功效”并没有充分证据支持,原花色素等成分其实也不是蔓越莓独有。此外,蔓越莓作为水果还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太酸。鲜蔓越莓味道很酸,一般都得加糖做成饮料、果酱才会好吃,而这就会带来额外的糖分摄入。 在相关研究中,受试者往往要每天喝上两三杯蔓越莓汁,并持续好几个月,这其实也不容易做到。也此外,由于蔓越莓在中国几乎无法种植,绝大部分产品来自进口,平时也不容易买到,价格还比其他水果产品更贵。 蔓越莓的吃法往往是做成饮料或甜点,而这样做会导致糖分摄入增加。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片库 市场上也有一些蔓越莓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也没有什么得到充分证实的“健康功效”。另外,虽然“抗氧化”是此类保健品的一大卖点,但抗氧化剂其实也不是多多益善的(更多阅读:抗氧化,你抗过头了吗?) 其实,蔓越莓跟草莓、蓝莓一样,就是一种水果而已。如果喜欢蔓越莓的味道,完全可以把它变成健康食谱的一部分,但单靠吃它获得“保健功效”却不怎么靠谱。面对宣传夸张的保健品时,也应该留个心眼。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吃香蕉能治便秘吗?
1评论
老人痛风不能吃菠菜?
1评论
9吨食物不会终结你的人生
0评论
虾头变黑了?这可不是“重金属污染”
0评论
鱼肚子里有黑黑的膜?那是正常的!
0评论
“性早熟食物黑名单”?别扯了,你是医生也不行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