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父母最好的爱,就是和孩子并肩作战!
2018-04-25 |
深触我心
青少年
社交
×
 比起监护人和导师,孩子总是更喜欢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 01 高二那年,小文喜欢上隔壁班一个学霸。整日若有所思,上课精神不集中,下课就盼着心上人从窗外经过,自己能偷偷看上一眼,偶尔几次在校园跟心上人擦肩而过,心里噗通噗通乱跳好半天。 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小文偷偷喜欢他那么久,他并不知道她是谁,她的成绩却下降了不少。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告诉家长,怀疑她早恋。 放学后,她忐忑地回家,准备迎接来自父母的暴风骤雨。可还在门口,就闻到家里飘出的香味,那是她最爱吃的红烧排骨。 津津有味的一顿美食过后,爸爸笑着夸她:“我姑娘长大了,知道喜欢别人了啊!” 说得她一阵脸红,不知所措,其实父母早就察觉出女儿最近的异样。可父母并没有干涉她,只是暗中观察她,一直到班主任约谈,才和她正式提起这件事。  “爸妈得告诉你,暗恋,是很艰难的事。在一起的几率微乎其微,因为你做了什么,对方都不知道。你们也交流过,其实你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父母的鼓励下,小文和学霸表白了。被学霸婉拒了,说想等上了大学再谈恋爱,但愿意先做朋友。 后来,妈妈会做好吃的让她带给学霸,爸爸也会帮她分析学霸的心理。同时,父母一直都和她强调:聪明的女孩,会努力让自己变得闪耀,让男生先喜欢上她,鼓励她好好学习,和学霸考相同的学校。 结局怎样?你大概猜到几分了。 很抱歉,并不是我们猜的那样,小文并没有和学霸考上同一所学校。她考得比学霸还好,去了一个更好的大学,遇见更多更精彩的人,慢慢把对学霸的暗恋放下了。 小文说,“我永远感恩我的父母,在我青春萌动的时候,没有骂我不务正业,没有强行阻止我早恋,而是和我并肩作战,一起战胜年少的懵懂。” “否则,我很可能成为周杰伦歌里的那个同学,悔恨自己‘高中三年/我为什么/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没考上跟你一样的大学’。”  02 很多父母,明明很爱孩子,却不自觉的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 在咨询过程中,很多家长几乎有同样的一个问题,“跟孩子无法沟通”。父母们不懂自己掏心掏肺爱大的孩子,为什么会仇视自己,拒绝跟自己沟通。甚至有小部分家长言语中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孩子们跟我聊的时候,表现出了一个最真实的想法。父母是孩子首要提防的对象。想做什么稍微出格的事,首先冒出的念头就是:爸妈知道了就完了! 小时候和同学打了架,哪怕受伤,回家也得说是自己不小心撞的,因为父母知道我打架的话搞不好还有一顿打。 长大些有男生送礼物,也不敢拿回家。或者撒谎说是女同学送的,要让父母知道真相,认为我早恋就完了。 父母明明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却同时也是最不值得信赖的人。这是许多人的成长中的最痛。 成年之后,我们渐渐学会接纳理解了父母当时的错误教养。因为我们渐渐发现,原来在父母也是孩子时,他们也是被这样对待的。 只是,前车之鉴,应该成为后车之师。当我们为人父母,有义务让自己不重蹈覆辙,让孩子不再承受那些我们曾经承受过的痛。  03 前几天带孩子去游泳,才下水没一会儿,就来了个更小的男孩,三岁多的样子。 男孩快步跑到泳池边,想要下水,又有些畏缩。于是坐下来,用脚轻轻试探水温,脚尖刚碰到水面,就兴奋地大叫着收回来,这么反复了好几次。 男孩的妈妈在旁边,催他快下水。男孩脸上虽写着期待,身体却本能地往后缩,嬉笑地看着妈妈说:“我不敢下去,我害怕!” 妈妈在旁不断鼓励她,“下来吧,一点都不怕,很好玩的!” 后来,妈妈弯腰从泳池里撩水到男孩身上,孩子被逗得咯咯大笑加尖叫,可一提下水,又开始往后退,距离泳池越来越远了。 很快,妈妈失去了耐心,她的话从“大冷天的不让来非来,来了又不下水”的抱怨,到“你再不下去我要生气了”的不耐烦,再升级到“如果今天你不水,晚上就别想吃饭”的威胁。看样子,恨不得把男孩推进水里。  孩子脸上的期待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伤感和委屈,继而大哭了起来。 还好,男孩的父亲及时赶来救场,他抱起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啊!爸爸本来是要和你一起下水的,去办了点事来晚了!” 之后,爸爸抱着男孩,轻轻拍打他的肩膀,安抚男孩的情绪。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他才问:“你是有点害怕对吗?” 男孩委屈地看着爸爸,点点头。 “爸爸和你一起下水好吗?你害怕的时候,拉紧爸爸的手就好了。” 在爸爸的陪同下,男孩套上游泳圈,畏缩着下了水,没过多久就开始享受水中的玩乐,似乎刚才的事根本没发生过。可是,每当他和妈妈的眼神有碰撞,就会重新泛起委屈。 很庆幸,男孩的爸爸及时赶到,化解了一场危机。不然的话,男孩很可能连泳池都没进去,就被妈妈拉回家。  母亲和父亲,面对同一件事情,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达成的结果,也完全相反。前者两败俱伤,后者皆大欢喜。 其中分别,不过是立场。 妈妈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试图控制孩子。她将孩子的畏惧和懦弱,视作孩子本身,去与之对抗。而结果,却只造成了对孩子进一步的否定和打击,让孩子变得更加畏缩。 而爸爸,将孩子和他的畏惧与懦弱分离开来。他站在了孩子旁边,鼓励孩子,与孩子并肩作战,一起战胜孩子的畏惧。因为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战友,孩子有了抗争的底气,也就勇敢了起来。 结果很明显,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上,才能真正让他成长。 04 成长,其实是一次艰难的远行。有些人,哪怕身边有人陪伴,也觉孤独;而有些人,哪怕孑然一身,也不觉得自己可怜。 其中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父母是否在孩子童年时,曾经和他们并肩作战,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从孕育起,孩子就不是独立的,母体够健康,他们才够营养。即使出生后,也还要依赖父母很久。成年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小时候,世界很大,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只有爸爸妈妈。当父母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时,孩子就被全世界背叛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会分享,游戏才能变得更加快乐。可是如果你今天不想分享,我也会站在你身边,捍卫你的物权; 后来,世界很大,可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退路。当父母强迫孩子去挑战世界时,退路就被封死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想要停止恐惧,唯一的办法就是战胜恐惧。可是,如果你没准备好勇敢,我愿意同你一起,对抗你的懦弱。 长大后,我们有义务让孩子知道,“在你没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之前,爱情很可能不会开花结果。”但是,如果你真的已经陷入,我也愿意和你一起,寻找爱的意义。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站在成人的制高点上,用“我吃过的盐多过你吃过的饭”的自以为是,否认孩子的决定,质疑孩子的想法。 父母最好的爱,就是永远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并肩作战。好父母,都应该是孩子的好战友。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暑期综合症
0评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0评论
管教的力量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是罚出来的!
0评论
“妈,你就不能多挣点钱吗?”母亲听后熬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
0评论
宝宝“牙尖嘴利、口出狂言” 5招轻松收服
0评论
如何教会孩子独自洗澡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