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我的孩子早恋了怎么办?
2018-04-20 |
温智梅
青少年
×
 说到早恋,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少女时代。记得读高二的时候,因为我是班长,班主任又是一位很开明的语文老师,所以他把每周的班会都交给我主持,让我带领全班同学讨论一个话题。 有一次我提出讨论关于早恋的话题,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当时班主任默默地走到门口替我们关上了门,然后静坐在一旁聆听讨论。不过这件事后来还是被学校知道了,班主任因此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评。 在那个年代,所有人对“早恋”这个词都是讳莫如深的,但孩子们青春期正常的思想萌动和生理发育却是外在环境想禁止也禁止不了的。 在我们那个年代,虽然被禁“恋”,但同学中照样有递纸条的、偷偷摸摸在校外约会的,也有因为恋爱而被学校开除的…… 迈入新时代,孩子好像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互相喜欢,甚至互定亲家、“谈婚论嫁”。家长对此往往一笑了之,孩子们也是懵懂无邪。 可等到了青春期,一旦发现孩子有暗恋、早恋等情况,家长们就开始如临大敌,紧张地不知所措,乃至产生焦虑。轻者影响亲子关系,重者造成孩子叛逆、出走。  **青春期解惑** 要搞清楚早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孩子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体迅速发育,除了生理发育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 青春期孩子身体的迅速发育与心理滞后发展的矛盾给他们带来了苦恼,他们抽回大部分一直嬉戏于客观世界的思想,指向了主观世界,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 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这也使家长觉得他们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独立,不再是小时候乖乖听话的小女孩和小男生了。 他们突然之间不喜欢父母的触碰和拥抱,不愿意同父母交流,而且他们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几个原因总结如下:  青春期孩子身体与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要求社会地位,独立自主。 但他们现实的心理发展又相对缓慢,所以造成了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孩子的成人感使他们要求在生活上摆脱成人父母的控制,拥有独立自主权。实际上他们在面对很多困惑时,还是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支持。这就造成了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孩子表现出成人式的能干,取得成绩后就容易产生成就感,失败后就容易产生挫折感,情感状态很不稳定。他们的成就感与挫折感就这样来回交替着; 青春期孩子封闭起内心世界不向成人袒露,认为成人并不理解他们,但苦恼和寂寞又迫使他们渴望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这种开放的需求令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倾诉。这就是他们的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他们开始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关注自己的相貌、体态,注意服装仪表,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外貌中某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产生极度焦虑。 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和情绪特征: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想象自己为“独特的自我”,觉得周围人都在关注自己,过分夸大自我。同时特别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能力、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和自尊等方面的评判和感受。 我们大都能理解更年期的情绪反应,但很多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青春期也有剧烈的、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情绪表现为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人用“急风暴雨”来形容:顺利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挫败时消极低沉,孤独压抑。同时,由于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展,孩子出现了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 但是在环境舆论的限制之下又不得不压抑和掩饰。如果因此受到指责和非议,他们更是会经受极大的压力或严重的冲突,最终选择离家出走。  **与其堵,不如疏**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客观地看待早恋,其实这不过就是青春期一个正常的反应。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应,那才是不正常的。关键要看家长如何正确地引导这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有时真的不太惹人喜欢:他们顶嘴、摔门、沉默、对父母不讲礼貌、开始自以为是……做很多让我们心烦意乱的行为。 可越是碰上这种情况,就越需要我们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我个人一直持有一个观点:孩子一定会有青春期,但不一定有叛逆期。我家的两个大孩子(一个23岁的男孩,一个20岁的女孩)就基本没有叛逆期,特别是女儿。  从小到大,女儿的每一次“恋情”,我都是第一个知道的。因为我最看重的不是她是否早恋了,是否和同学去约会了,是否会影响学习了,我最看重的是她和我的关系是不是最好的。 如果我和孩子的关系是最好的,我就有机会在他们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支持、最迷茫、最自以为是的时候去引导和帮助他们。 而不是一看到一个貌似“早恋”的问题,就去焦虑、阻止、调查、审查、谈话,让孩子早早地向我们关上了心门,转地上为地下。 记得女儿上初二时,有一个周末的下午,女儿跟我说:他们学校高中部有一个男生喜欢她,问我该怎么办?我当时窃喜:哈哈,机会来了!终于有机会和孩子谈谈什么是“真爱”。 我记得那天阳光特别好,照进了客厅,我俩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我没有问那个男孩长得帅不帅,也没有问他的家庭背景,也没有问他们发展到哪一步了,我只是告诉她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它不是占有,不是欲望,而是一种尊重、舍已和祝福。  如果那个男生真的喜欢你,他应该是尊重你、关心你,而不是为了得到点什么,或者只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如果你也喜欢他,而且是真的喜欢他,当有一天他喜欢别的女孩子了,你是否能祝福他而不是咒诅他、恨他? 孩子静静地听着,那天我们聊了很多,甚至聊到了什么是怀孕。开始她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她看我并没有任何的回避,她也就很放开地和我一起讨论了。 那一次她和那个男生经历了25天的“恋爱”,最终以男生主动提出分手而告终。分手后,女儿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那个男生,她哭着对我说:我愿意祝福他! 在她高中的时候,我推荐给孩子一本《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她很认真地看完了。现在女儿上大学了,她有一位很爱她的男朋友,他们俩约定:无论怎样,我们要把性留给婚姻,以尊重彼此。  **关系优先于管教** 各位家长朋友,早恋不是洪水猛兽,那个男孩子或女孩子也不是我们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孩子向我们关上了心门。我们对孩子多一些理解、接纳、包容,孩子就会对我们多开一点门缝。 有些早恋行为的发生其实并不是孩子多么需要“恋”谁,而是家里父母给他们的爱太少。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连接,当外面有人向他们表示好感、喜欢,他们会觉得突然找到了价值感。 因为被人认可的感觉实在很好,所以把情感的需要伸向了外界。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省察我们给孩子的爱是否足够、他们是否愿意回家、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愿意和我们成为朋友、愿意和我们无话不谈? 所以一切都在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否正常。有了亲密的关系,我们的引导(不是说教)就会自然地让孩子愿意顺服。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早恋真的是错吗?
0评论
早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正确引导
0评论
孩子早恋的根本原因:亲子关系危机
0评论
早恋不可怕,重要在转化!
1评论
妈妈:我不是怕你在十几岁的年纪谈恋爱,而是怕你遇到了错的人
0评论
不要让孩子的“早恋”演变成“同性恋”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