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乙肝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2018-07-16 |
谣言过滤器
健康
×
可以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吗? 较真要点 1、在肝炎的常见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的是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所以不能仅仅因检查出“肝功异常”或“黄疸”就认为有传染性肝炎。 2、只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人才需要分餐,而乙肝和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都不必担心感染问题。 3、成年人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也仅有极少数会变为慢性乙肝,不必谈乙肝色变。 4、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成功阻断的。 查证过程 中国是乙肝大国,而且慢性肝炎尚难治愈,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因此,公众谈“肝”色变,甚至对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心生歧视。但并不是所有肝炎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所有肝炎都会变为慢性肝炎。正确认识肝炎的传播途径是有效预防肝炎的发生的关键。下面就来谈谈肝炎的传染与预防相关知识。 #####并非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形:一旦患者被诊断肝炎,其它家庭成员就如临大敌,十分恐惧,害怕被传染。甚至将肝功异常、黄疸这些肝炎症状也误认为能够传染。 其实在肝炎的常见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的是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 1、酒精性肝炎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 2、单纯性脂肪肝是由于肥胖所致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 3、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是不合理用药。 4、自身免疫性肝病则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 这些肝炎是由于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没有传染性。 由于各种肝炎的临床表现都是肝功异常,以转氨酶和/或胆红素的升高最为常见,所以常常被误解为“肝功异常”或“黄疸”本身就有传染性。 实际上,转氨酶和胆红素是肝细胞的内容物,在肝炎发生时,由于肝细胞膜受到损伤而进入血液,从而表现为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升高。这是所有肝炎的共同结果,而不是病因,因此肝功异常和黄疸是没有传染性的。 只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人才需要分餐 在常见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需要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消化道隔离。 甲型肝炎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如毛蚶等)、食具等的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 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食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是甲型肝炎传播的原因,如三明治、橙汁、沙拉和肉类成品食物,是发达国家的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戊型肝炎也曾出现过水源污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较为多见的还是食物污染所致的散发病例。  ####为了预防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的肝炎,个人卫生方面应该做到: 1、勤洗手,尤其是幼儿园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儿童是甲型肝炎接触传播的高危人群,更应通过教育,让他们养成大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安全就餐,防止病从口入。减少夏季的在外就餐,少吃成品熟食,对一些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乙肝和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 乙肝和丙肝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这两种肝炎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乙肝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输血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1、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指怀孕28周至产后7天这段时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 2、在自身没有乙肝抗体免疫的情况下,与HBV(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3、献血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较少发生; 4、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 5、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丙肝是以血液传播为主的疾病,以前主要通过输血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丙肝病毒)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以下5种情况也会传播疾病: 1、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以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最为常见)、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HCV传播的重要途径。 2、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如针灸)也与HCV传播有关; 3、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 潜在的传播方式; 4、与HC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性接触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5、感染HCV的母亲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因此建议患有丙肝的女性应在治愈后生育。 成年人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也仅有极少数会变为慢性乙肝 人感染HBV,6个月后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感染者,慢性化的风险高达90%,而婴幼儿时期(0-5岁)的慢性化率则降至25%—30%,5岁以后的感染者中仅仅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因此,只要做好HBV母婴传播阻断,做好针对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慢性乙型肝炎也是可以控制的。自从2000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费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后,婴幼儿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慢性HBV感染率仅为1%,已达到欧美国家水平。 ####乙肝不是遗传病,母婴传播是可以成功阻断的 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一般表现为母亲与孩子、兄弟姐妹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病人误以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甚至不敢结婚生育。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遗传病是指父母从DNA水平上直接导致遗传缺陷相关的疾病。而传染病则是一个本来健康的人(或是胎儿),被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那么,乙肝显然不是遗传病。乙肝不是因为人体DNA出了错误,而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 我们经常见到母亲是乙肝病人,几个孩子也是,甚至一家三代都是乙肝病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所常见的乙肝的母婴传播,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只不过传播途径不同。新生儿在产程中会接触大量母血,这是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也就是母婴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 另外怀孕时,母亲子宫面的血管有破损时,如胎盘剥离等等情况,母血渗漏至胎儿血循环也有可能发生宫内感染,其发生几率小于5%。由此可见,不论哪种原因的母婴传播,实际上是母亲通过体内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了下一代。所以乙肝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成功阻断的。 总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只有急性肝炎发作过程,一般会在1个月内自愈。因为这两种病毒性肝炎不会像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那样变成慢性感染状态,所以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虽然很容易在急性感染后,变为慢性肝炎,但现在已经有了可以在3个月内治愈丙肝的口服药物,而且这类药物的有效率在95%以上。也就是说,只要发现HCV感染,几乎都能在短期内被治愈。 虽然慢性乙型肝炎现在还难以治愈,但也有了效果非常理想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会让乙肝病人长期维持在没有肝炎发作的健康状态。甚至有专家很形象的把这种状态描述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已经不是个病人了,只是每天比别人多吃一片药而已。”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吃香蕉能治便秘吗?
1评论
老人痛风不能吃菠菜?
1评论
9吨食物不会终结你的人生
0评论
虾头变黑了?这可不是“重金属污染”
0评论
鱼肚子里有黑黑的膜?那是正常的!
0评论
“性早熟食物黑名单”?别扯了,你是医生也不行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