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聪明的父母,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的?
2018-09-07 |
简单好家长
青少年
×
孩子上小学时,每天一回家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到了中学,却总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里。对父母的问话,也总是三言两语,敷衍过去……这是为什么呢?都说青春期的孩子难沟通,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中学生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自己处理问题,不愿意家长、老师过多干涉,这是正常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谈到这,很多家长都说,“我们也知道沟通很重要,但孩子就是不愿意跟我们说……” 那么各位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和孩子的交流,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1 ####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 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所以,孩子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 父母最爱谈学习,这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不断询问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当孩子不想沟通时,大多数家长束手无策。 其实,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增强,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愿意与人交流。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找信得过的人沟通,而不是非要求助于家长,我们要给予理解。 2 ####唠叨、拿孩子与他人相比较,激发了逆反心理 孩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长陷入两难境地:看着孩子的状态不好,不说吧,他不用心;说吧,他嫌你唠叨。家庭矛盾由此产生,甚至双方长期冷战。 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沟通就是督促他学习。好像不谈学习,孩子就会退步一样。这种交流无疑让孩子难以接受。 很多学生反映,其实不用爸妈说,自己也知道要好好学习。在中高考的压力下,谁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怎么会不好好学习呢?但是家长不停地唠叨,反而把原本想好好学的心情给打乱了,反倒想造反发泄一下。 还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家虽然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励孩子上进,但这样的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它给孩子的暗示是:你没希望了,连父母都不信任你。孩子得不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也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3 ####全方位的监控,迫使孩子远离父母 许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认为孩子小,自己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监护。当孩子不愿意和交流时,父母就开始充当“007”,翻查书包、偷看日记、追查电话、拆阅信件等,被孩子发现了,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错,步步错。 一个孩子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连这点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这些举动,当然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时间长了,彼此的隔阂会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隐私。如果家长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简单地考虑问题,探询孩子的隐私,使亲子关系一再“降温”。 ####想沟通,家长要这么做: 交流,不是说教,更不是批评。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聊学习,更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学习之外的事情,聊一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一聊他喜欢的歌星或球星,听孩子讲他愿意讲的所有话,即便是不感兴趣,也耐心听他说完,不要急着评价,更不要随意否定孩子的话。做到最下两点,可能会帮你打开孩子的心扉: ####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 的确,中学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 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 ####掌握沟通的方法,拓宽沟通的话题 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如果孩子性格内向,父母应主动与孩子交谈,试试每天轻松地向孩子提问。不要问类似“今天怎么样”这样的封闭式问题,可以多问一些具体的,比如: 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你今天课间跟谁一起玩? 这一天你是怎么度过的呢?  此外,我们还可以询问孩子对于老师、同学或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应该赞扬;当孩子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也不要急于指正,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地愿意与父母交谈。 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欢交谈,父母就应该把选择话题的权利交给孩子,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 另外,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到了中学阶段,都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长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烦心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父母的难处,产生为父母分忧的念头。 当孩子能够理解父母,愿意为父母分忧时,家长要表示欣赏,并与孩子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采纳孩子有价值的建议。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长大了,同时又使孩子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不过,在聊天的时候,切忌借机搬出大道理来“教育”孩子,而是启发他自己去思考,去分辨是非,去寻找解决办法。聊天的内容,最好从具体事件开始,慢慢延伸到如何学做事、学共处、学做人等话题。孩子愿意听,愿意聊,就表明他已经在心里接受了家长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这样,就无须家长再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大道理了。 就像《请回答1988》里,德善爸爸说得那样:爸爸妈妈,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妈妈,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一定要多看、多学、多改变。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成功的爸爸——我陪女儿上牛津
33评论
请不要“以爱之名”,为孩子圈起成长的“牢笼”
0评论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哪些做法你知道吗
0评论
青春期:孩子得了“中二病”,千万别放弃治疗啊!
0评论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四大要点
0评论
怎样和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听话?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