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手机频频引发亲子冲突,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咋办?
2018-02-24 |
搜狐
青少年
×
 去年震惊我们的一条关于孩子沉迷手机的新闻让人悲痛不已。某中学初二男生因为玩手机游戏,被父亲没收手机,随后跳楼自杀酿成悲剧。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新生代的00后、10后们面对汹涌而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无处躲藏。 初二男生的悲剧也引发家长深思,毫无技巧地筑起一道“防火墙”,生硬夺下手机、试图一刀切断与互联网的联系,显然不是可取的。 那么,手机给还是不给?该怎么给? 冲突起因是孩子沉迷手机,背后却隐藏着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危机的大问题,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固然重要,优化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手机被没收 男生半夜离家 其实,为了小小的手机闹出亲子关系冲突的案例还真不少,在100个家庭里,有60%以上的孩子较为严重的沉迷手机,即使不至于闹出人命,但有时也能把父母吓得够呛。 初二学生晓晓前一阵子收到了父母送给他的新款手机,按捺不住对这新鲜玩意的稀罕劲儿,他常常忍不住在课上就掏出来把玩一番,被老师发现后没收。 回到家后,沮丧的晓晓遇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妈妈主张应该找老师要回手机;而爸爸则觉得出了这样的事情很丢人,埋怨妈妈最开始就不该给孩子配手机。 三言两语不对付,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吵得正热闹,没想到大门咣地一声,孩子跑了。爸爸妈妈赶紧追了出去,找了一宿愣是没找到。幸好,晓晓第二天早上直接去了学校,家长们悬了一夜的心才放了下来。  入群交朋友 把人打成重伤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手机当成礼物,在升学、生日等各个重要的成长节点,“一掷千金”为孩子配上手机。大部分家长的初衷是想要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 而与之相对的是,拿到手机后的孩子们,常常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情感、兴趣需求。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种需求容易出现不加节制的风险。 亮亮刚进初中,家里买了手机做鼓励。后来,他无意中加入到一个微信群里,与不少“问题少年”结识。 群里的朋友遇上事儿了,他时不时会跟着去凑个人头壮壮士气,倒也没出过什么大事儿。一次,亮亮与别人发生摩擦起了冲突,在微信群里一招呼,呼啦啦来了一群人。 本来只是想找几个人给自己壮壮胆吓唬吓唬对方,没想到倒给自己招来了个难以收场的烂摊子。自己的微信“好友”们把对方打成重伤。 除了结交同性朋友,还有孩子拿手机当作了讨好异性朋友的工具。初一学生昊昊父亲是个生意人,一年到头有八九个月都在南方。为了弥补对儿子的愧疚,昊昊爸爸每次从南方回到北京,总会给昊昊带上点儿高级电子产品。 因此,昊昊用的手机永远都是全校最好的。有一次,爸爸无意中发现,昊昊把收到的一款高级手机扔在了厕所的纸篓里。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找到学校了解情况后,爸爸才得知,昊昊平时在学校是个出了名的“花花公子”,有时竟会拿着新款的手机找女生索吻。 这次把手机扔到厕所,也是因为被“贿赂”的女生不为其所动,自己一时生了气,才拿手机来泄愤。  玩游戏成瘾 刷爆家长钱包 孩子们拿到手机后面临的最大诱惑莫过于各种游戏了。有网友爆料,自己10岁的熊孩子拿手机玩游戏,通过支付宝充值,仅仅8天就花掉1万多。这位妈妈前一阵儿用支付宝给客户付款时,被提示“余额不足”。 她一看明细,惊讶地发现短短8天内,产生了100多条购买记录,总共花掉了12000元。她这才回忆起10岁儿子这几天的反常举动,每次回家,儿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她的手机,她也知道孩子玩的是一款名为“植物大战僵尸2”的手机游戏。 儿子告诉妈妈,他的同学都在玩这款游戏,不玩会被大家嘲笑。事发后,妈妈仔细检查支付宝账单发现,充值都被用来购买各种名目的虚拟道具大礼包了。儿子坦言,只有购买礼包,才能克服游戏难度,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游戏。 不少孩子在手机上玩起游戏来可谓是“废寝忘食”,不仅课堂上“爱不释手”,常常在放学后也“欲罢不能”。一放学不直接回家,三五个人相约来到麦当劳里互相较劲,拼上个“你死我活”。 为了“称王称霸”,各种烧钱的装备是不可缺少。不少孩子每月只有50块钱的零花,买流量都不够,哪还有钱购买装备?为了拿到置装经费,有明着撒泼打滚的;也有暗地里偷拿家长钱的。该如何管教,着实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手机不高级 “众筹”买新款 家庭教育跟不上,还容易导致孩子使用手机时产生攀比心理。 此前就有苦恼的家长找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孩子嫌自己的手机不够高级、不够气派,为了想法子换个新手机。 直接把旧手机扔地上摔了,也有孩子为了紧跟潮流,要求半年换一次手机,家长不给换就想办法把手机弄坏。 也有孩子为了换个新手机动起了“歪点子”。初中生航航换手机的要求遭到家里拒绝后,不哭也没闹,但是几天后却拿回了个新手机。家里人问起来,航航也是满不在乎地回答“跟同学借的”。 几天过去,这号称“借”来的手机还在航航手上,警觉后的家长仔细了解后才得知,原来航航跟班里三十几个同学借了钱,凑钱给自己买了个新手机。 让家长哭笑不得的是,“东窗事发”后,航航还给父母甩出了列给同班同学的欠条明细。  手机争夺战 家长是关键 冲突事发于手机,背后却隐藏着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危机的大问题,合理使用手机固然重要,优化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机争夺战”的终结,最终还是要以恰当的家庭教育来做支撑。 在是否给孩子手机的问题上,父母双方首先要保持态度一致,进行配合,要一致明确给孩子手机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相应措施来保证目的的达成,从而对孩子提出一定要求。 另外,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把手机给了孩子,赋权给孩子使用手机,就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但是同时,也要立下规矩,让孩子知道拿到手机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 如果不遵守规矩会受到怎样的惩罚,遵守规矩,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奖励。通过反复的行为强化,让孩子学会守规矩,这样才能达到合理使用手机的目的。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所谓‘上行下效’,如果家长就是手机控,又怎能防止孩子被手机奴役。”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初二女生沉迷抖音反问医生:能靠它挣钱 为何还要上学?
0评论
农村儿童上网时间超城市儿童 “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
0评论
你老玩手机,怎么带得好孩子 ?
0评论
马云谈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作为父母,我不高兴
0评论
孩子沉迷抖音,模仿“胶带粘门”视频,导致弟弟摔伤
1评论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