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为什么说孩子沉迷抖音、快手比打王者荣耀更可怕
2018-06-22 |
优妈
青少年
×
最近跟一位当老师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家长们终于不用担心王者荣耀了。因为现在孩子们迷上新玩意了,抖音、快手简直风靡到爆。班里有个孩子因为在抖音发逗趣短视频粉丝好几万,成为班级偶像,被小女生们热捧,其他小男生也有样学样,搔首弄姿,各显神通。 他忧虑地在自己的社交自媒体中写道: “虽然原先也知道他们玩游戏,但亲眼看到他们的投入,还是让我很震撼的,跟我们语文课本里的《城南旧事》、纳兰性德词选真的距离太远了,而这些错综矛盾的不同文化,正以奇怪的姿态叠加在这代小孩的身上。” 最近短视频火爆,没想到已经火爆到这种程度,点开视频,感觉满满的鬼畜风,惊呼现在的孩子已经成精。  这些有趣的小视频最大的功能就是给无聊的人杀时间用。有家长说孩子看这些短视频一看就没头了,常常能保持四五个小时。 抖音资深用户、13岁的初中生张同学说: 我挺喜欢抖音的,春节时爸爸把他的闲置手机给了我,我发现里面有个叫抖音的视频。打开一看发现有很多小哥哥小姐姐跳舞,挺有趣的。 后来还发现居然有很多王者荣耀搞笑视频,比如说鲁班导弹抢龙、超级兵偷水晶这些我平时很少见到的视频都有。所以我把这些视频都订阅了。 有家长说,孩子就是课外时间放松一下而已,毕竟也就几个小视频,又不是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没有太大问题的。 那你就太高估孩子的自制力了!玩过抖音的大人都知道:会!上!瘾!而且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学习,给他们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指导。 快手声称有7亿用户,必然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群体。而如今快手的最大问题,可能是没有健全的青少年保护机制。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如果机制不够完善,就意味着小孩子也能模仿抽烟喝酒、喊麦社会摇以及早恋早孕等,接受各种无下限的内容。 在这种长期氛围下,他们会培育出一套自以为正确的“快手价值观”,互相吹捧,一起成仙成帝,一人饮酒醉,再把佳人成双对。 你会发现,平时乖巧的表弟表妹,现在整天就抱着手机刷视频,连饭都不吃了。他们集体抱团,排斥那些故作高雅的人,坚信自己看到了真实社会,听不进劝。 你只要说一句快手的不好,他们就会炸毛,并举例别人一个月挣多少钱,有多少粉丝,有多火,将攀比炫富当成了人生追求,并奉为真理。 不仅如此,抖音还会让孩子们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人类是视觉动物,人生来就会听、会看,而读写技能,却需要经过多年教育才能掌握。 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神,缺少对某个问题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这似乎已经成了手机操控下的现代人的“通病”,“专注”状态正变得越来越难得。 一款类似抖音的 APP,背后都是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作支撑,用尽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 —— 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它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有家长会抱侥幸心理: 不就是上短视频看个笑话吗?不至于吧!要知道,当孩子的大脑长期被这种“高刺激阈值”包围,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他们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 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他们还会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考 —— 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短视频中有哪些孩子不能入的坑 以下几种类型的短视频,是孩子不能入的坑: 1、炫富。在抖音上炫富的视频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是晒豪宅、晒豪车、晒豪华旅行。这类炫富视频对孩子的价值观养成很不利。我们刚刚在抖音上随便一刷,就刷到一个四五年级模样的小学生在炫耀一只妈妈给她在韩国带回来的包包…… 2、骂脏话。抖音视频里经常有人骂脏话,家长根本防不胜防!这些脏话常常就不经意间从孩子嘴里冒出来,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啥意思。 3、虐待动物。在抖音上,关于宠物的视频很多,有些人为了点赞多,不惜发布一些虐待动物的视频,获得更多的关注。曾经看到一个拖着猫擦地的视频,完全不顾猫的感受,这个视频播放量高的吓人。 4、自虐和苦情戏。在抖音上,虽然很少有那种吃灯泡、吃死猪肉这样的视频,但也经常会出现自虐或者玩苦情的视频,比如女孩发布了剃光头的视频,引发很多人竞相模仿:美其名曰:为了流量,豁出去了! 5、无底线的恶搞。在抖音上,恶搞的视频太多,整老公、整孩子、整老人……还有在电梯门上粘胶带的,如果真有老人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孩子看了不学才怪! 6、宣扬早恋、未婚先孕。在抖音、快手上,流传一系列的“小哥哥你网恋吗?我萝莉音。”的视频,抖音官方在挑战活动中,还做了推荐;此前一条关于快手的新闻相信不少人都看到过,《孕妈扎堆,未婚生子成荣耀》其中提到“低龄妈妈”走红网络,有些少女14岁就当了妈妈。如果一些青少年看到此类视频,并进行效仿,很可能会导致早恋、未婚先孕等行为。 7、老师恶搞学生。一些年轻老师热衷于把自己学生的视频上传到抖音,比如,不会做简单的数学题、上课打瞌睡、课间出洋相等,更厉害的还会导演搞笑段子,让学生充当演员……你问过孩子的家长嘛?人家答应了吗? 家长能做什么? 建议各位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成为类似现象的受害者。 不能隔绝网络,就更需要让孩子明辨是非 未成年人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形成,容易受到不良风气侵袭,甚至受到违纪、违法行为的侵害。 之前在一些未成年孕妈、宝妈的视频下,充斥着一种言论认为这种直播是凭努力赚钱的方式,是光荣的行为。还有些孩子表示,照葫芦画瓢甚至搔首弄姿只是为了好玩,并不是以非法牟利为目的。  各位家长,您看出这其中的问题了吗?此种是非颠倒的观念甚至比直播行为本身更为可怕,就算关闭了一个平台,还可以有另一个平台;就算关闭了所有的平台,还有线下的渠道。 因此,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各种生活场景来告诉孩子什么是诱惑,及时发现孩子不良思想的苗头并加以纠正。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对孩子“错爱”、“宠爱”是大忌,原则问题上必须严格果断。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帮助孩子去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尤为重要。 当然了,家长也要注意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用合适的方式加以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严重,常会用与众不同来证明自己的勇敢、特立独行。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确,“个性”并不是一味标新立异,不要为了不同而不同,更不能为了跟风,什么行为都去模仿,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走近、陪伴、关注才能了解孩子的变化 但人是社会性动物,未成年更是朝着爱和关怀成长,一不留神,就容易偏离正常方向。 通过上面我们对未成年主播的分析就可以发现,“00后”妈妈、“忧郁主播”等其实都缺乏足够的家庭关爱与教育。他们的直播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求关注”的隐含表示,需要在其他地方获得关注与关爱。 作为父母要多陪伴孩子,最好的爱不是金钱的给予而是花时间来陪伴,这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父母要注重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用实际行动关爱孩子,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放松,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需求,而不是让孩子把这种需要诉诸网络直播。 当然,家长的陪伴不仅需要时间,还要有智慧。很多父母在家的时间也是自己看电视和刷手机,这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比如,之前媒体曝出某款学习类APP涉黄,一些家长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原来在这些学习软件上浏览过暗藏的“小黄文”“荤段子”!这何尝不是一种“疏忽”呢? 这些陪伴常识,家长不妨试试! 每天和孩子沟通做了什么 家长很难一直陪伴孩子左右,尤其是孩子上学后学业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这种情况下,对家长来说最简洁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孩子沟通,每天拿出晚上的一小段时间让孩子说说今天都做了什么,学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其中也包括孩子上网用了多少时间,都用网络做了些什么,去了哪些网站等等。 孩子行为是否有异样 如果家长能够陪伴孩子一定的时间,孩子若有异动就更容易觉察。例如孩子是否长时间把自己锁在屋子中,并且非常介意家长的进入。例如家长不小心误闯房间,孩子会神色慌张、突然关闭某些网页或者把手机藏起来等。或者,当手机被家长使用时孩子会显得非常紧张。您注意,他可能有什么小秘密了。 集中上网时间是否增长 网络主播为了吸引关注和维持粉丝数,必须保证内容的定期更新,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许多未成年主播都是游戏主播,边操作游戏边配解说,必然要有一个集中的长段时间做保证。 所以家长若发现孩子突然手机不离手,或者上网时间大大增加却又不肯说在做什么,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管好自己的财物 除了未成年主播,未成年人沉迷看直播,乃至花重金打赏主播的事件也曾被大家关注。 比如,2016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 2016年10月至11月,浙江14岁的男孩小明(化名)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共计花费3万余元。 除了平台自身的监管漏洞,未成年巨额打赏也有父母疏于的原因在。 很多孩子都是偷用父母的手机进行打赏。在无现金支付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管好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防范”家中小孩却是很多父母忽略了的问题。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 为孩子培养一两个健康的兴趣爱好 有些做直播的孩子,并不是对行为本身有多么喜欢,只是“无聊”和“好玩”,以及吸引他人注意,以此获得关注和肯定,好奇心和虚荣感得到满足。而相比之下,回到现实中,学习过程往往是比较艰难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还会遇到挫折。 所以家长不妨培养孩子一两种真正感兴趣的健康爱好,比如阅读、绘画、乐器、运动等等。这样孩子在课余时间可以去做他真正感兴趣的事,不必非要在网络上打发时间。爱好带来的小成就同样会带给孩子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孩子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 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爱好一定要是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而不是家长强迫的。否则可能会增加孩子负担,适得其反。
2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初二女生沉迷抖音反问医生:能靠它挣钱 为何还要上学?
0评论
农村儿童上网时间超城市儿童 “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
0评论
你老玩手机,怎么带得好孩子 ?
0评论
马云谈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作为父母,我不高兴
0评论
孩子沉迷抖音,模仿“胶带粘门”视频,导致弟弟摔伤
1评论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