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教你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问题
2018-08-27 |
萌小宝
青少年
×
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的最棘手、最头疼的问题绝对是“孩子沉迷于手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好好聊一聊孩子玩手机上瘾,学习成绩下降却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父母们怎么说: > 一个妈妈说:娃离了手机就不能活了、整个人都没精神,手机就是他命根子,嘴都磨成泡、讲也不听,怎么办? > 也有父母说:知道玩手机不好,可是夺掉了,娃哭不停,大人还得花心思哄,没办法呀。 > 还有的说:看到孩子吵来闹去、不安静,给他个手机自己玩,没想到一玩就上瘾,现在天一亮、眼一睁,就找手机,不给就哭闹,如何是好? > 还有的说:我家孩子,只要给他一个手机、有网,一天在屋不出门都行,再准备点吃的、喝的,他能连续待十天半个月......提到孩子恋手机,父母都是苦恼万分、闻虎色变的样子。  的确,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手机、iPad……里面的动画、游戏、视频等对孩子都有极大的吸引力。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电子产品呢? 如果对孩子放任自流,这道题几乎无解。因为孩子几乎没有自我管控能力,他的行为举止和性格习惯,完全是大人管理、掌控、引导的结果。 可我们生活在电子时代,怎能与之隔离?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无不时刻彰显着与国际接轨的节奏,教育孩子也要与时俱进。一刀砍的简单粗暴、偷懒省事的做法,只能把娃逼上绝路。 堵,绝对不是好的办法。记得小时候父母不让我看小说,就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看,现在一千度的近视就是这样得来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明白“大禹治水”和心理学上讲的“禁果效应”两个问题。大禹治水的成功告诉我们,对于洪水猛兽这些掌控不了的东西,与其一味的堵,不如疏。想尽一切办法使事情的发展,朝自己能掌控的方向进行。 而“禁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其让不好的东西成为吸引孩子的武器,不如换个“诱惑”,让好的东西成为他痴迷的对象。 掌握这两点原则并加以灵活运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电子产品虽然对娃的视力发展、精神状况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带来影响,但利用的好,也可起到相反效果。  在手机里给娃下载适合的节目, 有时间的话 最好陪孩子一起看 不少人看到孩子瞅着手机屏幕目不转睛,临走都会留下一句话,哎呀,小宝这样看手机不行,对眼睛不好;那个也说,孩子这么小,怎能让她看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多大呀? 其实她们多虑了 一方面给孩子的手机,电量有所控制,到一定时候会断电、自动关机; 另方面下载的都是数字、益智类、认字游戏或提高娃学习兴趣的节目。 这种方式既可安抚娃的情绪,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做好自己事情,宝宝还能跟着学点知识。所以,对于忙碌的家长,这种方式是很好的哄娃武器。  ###给娃提供比手机更有意义的玩具或游戏。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迷恋手机或电视,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而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比这些更有趣的东西。除了这些电子产品,还有什么更好玩?当你禁止孩子玩某样东西时,必须有一样更有意义的事情取代,让孩子主动的放弃。 父母若能抽空陪孩子做做手工、搭积木、捏泥巴、玩数字游戏、给娃多讲故事等,不仅能让娃主动放弃玩手机,且给童年回忆增添色彩。否则,一味的严加制止、横加干涉,不但徒劳无效,反而让孩子心生惦念,越发感觉“被禁止”事物的神秘莫测,更加上瘾,甚至偷着、藏着玩,形成恶性循环、更难管教。  ###父母做好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迷手机 父母不仅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生活中处处是娃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娃眼里、心里留下痕迹。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娃起着潜移默化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让娃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多做有意义、传播正能量的事,杜绝在娃面前低头玩手机、打麻将、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没有强大耐力和足够动力,很难做到。但为了娃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相信无论多难,父母们都能做到,只要父母做好自己,孩子想不健康成长都难,这一点毋庸置疑。 ###多带娃到户外走动、开拓视野。 孩子的天地和视野从一开始就与我们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与我们也不同,只有不断拓展娃去了解、尝试更多的生活方式,才能彻底摆脱思维局限、眼前一亮,看到更好风景,跟着我们一起享用世界潮流风向标,而不是武断的让娃听我们的、按我们世界法则去适应生存。 可以带孩子去游山玩水,既锻炼健康体魄、又开拓视野。可以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科技馆等读书学习、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当见识多了,兴趣爱好自然渐宽,就不会沉浸在唯一的“电子游戏”中。  ###从小培养娃一至两样兴趣爱好 不少父母本身知识文化过于匮乏,既没生活乐趣,也没能力引导孩子成长方向,还一味的抱着手机在孩子面前刷刷刷,没有选择才是问题的根本。而从小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培养,不仅能让娃成长中有事可做、养成良好品性修养,气质上也更胜一筹。 孩子身上的任何缺点毛病,都是大人身上问题的折射。一个不良习惯的家长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儿童,这是铁的规律。 要想让孩子戒掉手机,父母先要管好自己。与其抱怨,不如加强自我管控、培养广泛爱好。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初二女生沉迷抖音反问医生:能靠它挣钱 为何还要上学?
0评论
农村儿童上网时间超城市儿童 “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
0评论
你老玩手机,怎么带得好孩子 ?
0评论
马云谈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作为父母,我不高兴
0评论
孩子沉迷抖音,模仿“胶带粘门”视频,导致弟弟摔伤
1评论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