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后差别居然这么大
2018-08-22 |
52宝妈
青少年
×
孩子与手机的相处模式,亦是他对待未来人生的态度。 看过一篇报道,令人唏嘘。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从普通家庭挑选了100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接触不到手机,一组对手机痴迷。 几年后的跟踪调查发现:**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上大学,而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个考上大学。 ** 很多人感慨:**人生的差距,难道就被一部小小的手机无情拉开了吗?** 无法否认的是,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设备,对孩子的伤害的确很大! 周末与妹妹一家吃饭。 3岁的小外甥用手机看动画片,边看边揉眼睛。 妹妹说,孩子因为经常玩手机,得了干眼症,这几天正在上眼药水,说着就把手机抢了回去。 结果小外甥「哇」地哭了起来,边蹬腿边喊「臭妈妈、臭妈妈」。 无奈,妹妹又把手机塞了回去,哭声戛然而止。 **手机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哄娃神器」了?** > 孩子不吃饭; >孩子打扰我们工作;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 ....... 一个手机就能全部搞定。 有调查显示: **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起就玩手机的孩子超过30%。** 然而,「苹果手机之父」乔布斯,生前却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 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作为研发者,他深知智能产品对孩子的伤害。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 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 结果,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出的小人最完整、最漂亮。  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简单、呆板。  而看电视内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要么断手、断脚,要么身体不完整或只有局部,显然是孩子被电视中的某些不好的内容影响到了。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种伤害日后会很难弥补。 现在,很多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多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造成的弱视、散光等问题。 因为动画片或者儿童游戏大多色彩艳丽,画面转换过快,极易让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疲劳。 华盛顿大学有项实验证明: 孩子从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7岁时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来自电子屏幕的光影刺激是强烈的,适应了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 一位小学老师说,课堂上坐不住、爱走神儿、静不下心来看书的孩子,80%都有爱玩手机、看电视过多的习惯。 另外,玩手机还会增加孩子的肥胖率,削弱免疫力,影响身高增长和身体发育。 爱玩手机的孩子,正被手机一点点偷走健康和学习能力,早早就丧失了在同龄人里的竞争力。 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举着菜刀跟爷爷对峙,叫嚣着「不给钱就砍死你们」。 原因是他迷上了一款需要花钱的手机游戏,而爷爷不给他钱。  **手机让孩子生了心魔,失去了最后的理智与道德自控。** 心理学家说: **过度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有损害,孩子会出现焦虑、抑郁、暴躁、冷漠、自闭、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为。** 如果不加以限制,我们辛苦养育、寄予厚望的孩子,极易被手机狠狠吞噬。 一次家庭聚会,两个男孩让我感触颇多。 一个男孩从进门后,往那儿一坐就开始玩手机,根本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爸爸几次催促他吃饭,他「嗯」了几声,根本不动;妈妈于是把水果喂进嘴里,他机械地嚼着。一米八的大个子,像几岁孩子一样被照顾着。 **手机就像精神毒品,将一个孩子原本饱满、蓬勃的精神状态全部吸走了。** 而另一个男孩则一直耐心地跟亲戚们聊着天,谦恭有礼貌,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让人感觉很舒服。 听他的妈妈说,她给孩子买了部手机,但孩子很少玩,有时间都用来运动和看书了。再听到这个孩子成绩优异,年年都被评为三好生和优秀班干部,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一个手机就能预测一个孩子未来是否有出息吗? 或许未必。 但是,孩子对待手机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会影响他对待人生和未来的态度的。 之前看过两则新闻: > 河北一名13岁女孩晚上不学习,偷偷玩手机,被母亲将手机摔坏,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 河南一名初中男孩,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批评并没收手机,一怒之下喝农药自杀。 这些孩子怎么会这么脆弱? **美国有调查显示,贪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让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31%。** 而在我国,因为沉迷手机而患上「网络孤独症」的15岁以下孩子越来越多——在手机里自己是风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现实中,却个性懦弱、心理脆弱,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大多无心学习,「身在曹营心在汉」,日日扮演着「假性学习者」的形象,被同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曾有网友在泰国清迈机场偶遇一群日本小学生。他们或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地上,没有一个人玩手机,而是人手一本书在细细阅读。  感动之余,不仅唏嘘不已。 都说「少年娘则国娘,少年强则国强」。 **爱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爱玩手机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也许比我们想象得更加遥远。** 在这样一个智能化时代,一点不让孩子玩手机好像也很难做到。 可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先培养阅读习惯,再接触电子产品** 很多国家的儿童机构都建议: > 2岁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 > 3-6岁可以适当使用手机,每日3次以内,一次十几分钟。 > 6-18岁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 脑科学家洪兰建议:当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被培养好后,再接触动态的电子屏才好。 **对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做出约定** 很多时候,孩子玩手机都是临时起意且没有限制的,这就导致容易上瘾。 我们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规则,比如放学后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周六日可以看一部电影,较小的孩子每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等 。 当习惯养成后,孩子和父母都会变成一种自觉,就不会因为玩的次数和时长发生「拉锯」「谈判」等问题。 > 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 朋友的一个孩子,曾对着玩手同的爸爸说过一句话: > 爸爸,你真丑!像一只大臭虾瘫在沙发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来我们玩手机的样子在孩子眼里这么丑。 **想让孩子少玩手机,讲一百遍道理,不如一个榜样的力量来得有用。** **父母的陪伴让孩子见识更大的天地** 龙应台说:**「玩,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最优秀的父母,是最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 带孩子散步、旅行、博览群书,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虫居、鸟鸣、草露,感知山、海、云、雾之美,在书中拓展眼界和胸怀。 从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润,被书香熏染的孩子,兴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会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一部小手机,往往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愿父母们共勉!**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初二女生沉迷抖音反问医生:能靠它挣钱 为何还要上学?
0评论
农村儿童上网时间超城市儿童 “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
0评论
你老玩手机,怎么带得好孩子 ?
0评论
马云谈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作为父母,我不高兴
0评论
孩子沉迷抖音,模仿“胶带粘门”视频,导致弟弟摔伤
1评论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