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
登录
消息
通知
全部标记为已读
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查看全部
首页
节目
聚焦
社区
我们
下载客户端
下载IOS移动客户端
全部文章
共483篇文章
开心一刻
家庭关系
青少年问题
新闻事件探讨
亲子关系
付费节目
健康百科
孩子早恋
孩子抑郁
孩子沉迷游戏
孩子教育
深触我心节目介绍
专家观念
沉迷手机、ipad对孩子大脑发育会有什么危害?
2018-07-20 |
深触我心
青少年
×
 现代家庭里,电子产品现在已经成为孩子童年的主要玩具,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手机或者ipad。甚至有一些幼儿,不到2岁就拿手机长时间的看动画片。 国外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iPad已经成为小孩子的忠实玩伴。大多数家长表示,自己没时间看管孩子,手机或者ipad便成为“带娃神器”。而哭闹中的孩子,它们又可以化身为“止哭神器”,为家长们“解忧解难”。 虽然使用电子产品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教育型的节目有利于孩子大脑成长发育。但是,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大脑发育影响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家长们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事情上,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一些。  长期沉迷电子产品的后果 时任英国心理学会副研究员和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的Dr. Aric Sigma说道,当非常小的孩子沉迷于平板和智能手机时,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受到永久的损害。 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损伤速度越快。他还说道,父母原本想要用电子产品来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电子产品,妨碍了孩子能力的发展。 不论是认知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对他人的感受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又或是增加自己词汇量的能力,都会受到损害。 更简单来说,父母原本或许想要通过使用电子产品来为孩子增加教育优势,但事实上,它带来的损害要远远超过好处。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如此大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对于手指的刺激非常丰富,并且可以训练人们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但是,这些对于年幼的大脑来说其实并不需要。 比如:妈妈跟孩子讲睡前故事和手机里的讲故事的节目,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它对孩子认知发展的提升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妈妈讲故事会比较慢,会适当根据孩子需要给故事加上色彩。孩子听到妈妈的语言,需要时间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在脑海里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因为妈妈的故事里没有给孩子具体的形象,所以孩子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串联这个故事的情节。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而丰富。 如果是听手机讲故事,声音同时和图像会显示在屏幕上,这更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一次性的将图片,文字和声音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知加工。 而如果是看电视,效果可能要更差。动画片画面和画面之间衔接流畅,卡通人物的形象也十分具体,表面上看是更加形象生动了,实际上并没有给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 整个过程孩子只需要被动接收信息,大脑不需要经历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孩子不需要想象白雪公主的裙子到底有美;灰姑娘的水晶鞋到底多璀璨;超人的究竟是怎么打败怪兽的...... 且不说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建立美好的亲子关系,孩子长期的被动接受信息,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懒。不愿意主动思考,认知能力变弱。  交朋友变成一件麻烦事 我们收到很多家长的信息,孩子只喜欢玩游戏,不愿意出门,即使跟小伙伴们玩,也是扎堆玩手机游戏。 据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出现了社交困难,手机的发明起源于沟通工具,而智能手机如此发达的今天,却让许多的人止于真正意义的沟通。我们要知道,用社交软件沟通和与跟人面对面沟通有本质的区别。 常常躲在屏幕后面与人沟通的人,缺乏沟通技巧,经常无法读懂社交信号,不能判断自己到底是被别人欢迎还是讨厌。因为隔着屏幕,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感受不到对方的真实情绪,观察不到对方的需要。很多时候你都会不知道对方跟你聊天时,他是笑着对你哭,还是哭着对你笑。 用文字、语音沟通,如果表述上有错误,还可以修改,也可以撤回。而面对面的沟通却不能如此,出现表述错误时,你需要用更多言语来补充,或者真诚跟对方道歉。 另外,面对面沟通彼此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帮助人与人之间的建立更好的关系,也能帮助你别辨人和事情的真伪。 我们会发现,社交技能力好的孩子会通过时不时地观察和留意周围的环境,并发现一些迹象,进而来指导自己的社交行为。 他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下,或者是别人对自己表现出一些态度之后,怎么样做是合适的,怎么样做是不合适的。但是社交困难的孩子,就无法掌握这一基本的技能。所以他们会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排斥和欺负,也更难交到朋友。 我们说的这种能理解别人感情,能读懂社交信号的能力,就是心理学上一种重要的能力——同理心。 同理心对应到我们大脑的功能区域,是一个被称之为前额叶的地方。前额叶是进行解码和理解社交信号的功能区域。它的功能在于对别人产生共情性的理解,跟朋友或同事交流时捕捉非言语的信号,或是学习如何去察言观色——无论是面部表情,说话语气或是其他,从而让真实世界的关系更加丰富多彩和深入。 大脑额叶发育的关键期就是童年早期,必须依赖于真实的人际互动。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花了他所有的时间在玩iPad,而不是跟老师或是其他孩子聊天玩耍,他的共情能力将会变得非常迟钝,并且很可能是终身的。  电子产品奖励机制造成的影响 有时孩子会试着用手指去划一张真实的照片或是用手猛戳一张海报或书,就好像在戳一个电子屏幕。妈妈们看到孩子在这样做的时候有时会忍俊不禁的笑。这看上去是挺可爱的,但它也指出了孩子大脑发育存在的更加严重的问题—他们已经内化的认为,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即时的效果,刺激会引发很快的反应。 当每次手指滑动都会带来一个图片或形状或声音的反应,孩子的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来产生愉悦的感受(多巴胺是和愉悦感紧密联系决定人类奖励系统的关键组分)。 这种感受就和做完一件事情获得的奖励是一样的,比如被称赞、认可、收到奖品等。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会让人产生上瘾的愉悦感,当孩子非常习惯于刺激带来的即时的愉悦反应,他就会开始学着总是偏好于智能手机式的互动方式。也就是说,他会更加偏好即时的满足和回应,而不是人类世界真实的连接方式。 心理学家和医生通常在药物和酒精成瘾患者身上会看到这种类似的非常危险的互动循环模式,只是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所表现的并没有那么严重。  也不要完全的摒弃电子产品 虽然过度接触电子产品会对幼小的大脑带来损害,但让小朋友接触高科技也是会有很多好处的。当孩子超过2岁以后,可以适当的给他们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比如每天最多一个小时玩平板或是智能手机,去帮助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快速反应力甚至是提高语言能力。就像给孩子们玩的其他玩具一样,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要适度,并且绝对不要代替了真实的人际互动和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电子产品对处在关键期的孩子认知发展,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如果你的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许父母需要先自省一下,作为大人,你是不是也整天手机不离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自己都无法做到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很难让孩子真正做到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有时间了,少玩一会手机,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一起读读绘本,或许都是更好的选择。
0
评论
分享
提交评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
+ 关注文章
0
人关注了此文章
相关文章
初二女生沉迷抖音反问医生:能靠它挣钱 为何还要上学?
0评论
农村儿童上网时间超城市儿童 “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
0评论
你老玩手机,怎么带得好孩子 ?
0评论
马云谈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作为父母,我不高兴
0评论
孩子沉迷抖音,模仿“胶带粘门”视频,导致弟弟摔伤
1评论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0评论
提示
×
对不起,您还未购买
,暂时未能为你播放。
欢迎您购买后观看,谢谢
点击试看
深触我心-触动你心 - 深触我心